第二次全球加密协议基准研究
由剑桥法官商学院主办
全球Cryptoasset基准研究的第二版为加密行业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见解。该研究收集了180多家加密公司和个人的调查数据,覆盖了五个世界地区的47个国家。实证分析特别关注以下四个关键行业细分:采矿,交换,存储和支付。
报告摘要
数百万新用户已进入生态系统,但大多数仍处于被动状态
服务提供商的总用户帐户现已超过1.39亿,至少有3500万身份验证用户,后者在2017年增长近4倍,2018年前三季度再次翻番尽管服务提供商的活动水平的定义和标准差别很大,但只有38%的用户可以被认为是活跃的。
公司越来越多地跨部门运营:
2017年观察到的跨部门扩张仍在继续:57%的加密服务提供商现在至少在两个细分市场中运营,为其客户提供综合服务,而2017年初为31% 。
多币种支持正在迅速扩大:
多硬币支持几乎翻了一番,从2017年所有服务提供商的47%增加到2018年的84%; 这种趋势主要是由于某些加密平台(例如以太坊上的ERC-20)出现了共同标准而导致令牌,空投和货叉供应迅速增加。
大多数已确定的采矿设施使用一些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源组合
的一部分该研究估计,前六个工作量证明密码集合每年消耗52 TWh至111 TWh的电力:中间点估计数(82 TWh)相当于比利时整个国家的总能耗 - 但也不到世界每年全球能源产量的0.01%。这些设施消耗的能源中可观察到的份额是由产能过剩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的。
采矿的集中程度低于普遍认为的
密集采矿似乎在地理上集中度较低,散列能源所有权以及制造商的选择范围都比通常描述的要少:采矿地图表明,哈希设施和池运营商分布在全球,在美国和加拿大。
自我监管工作反映了行业日益成熟:
行业参与者积极采取看似符合现行监管的措施,尽管未必明确受制于法规。越来越多的自我监管举措,加上精密和专业服务的出现,反映了该行业日益成熟。
https://www.jbs.cam.ac.uk/facu....lty-research/centres